欢迎来到广东佛山铝浩建材有限公司!

重庆铝单板多少钱十步九回头(郑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 发布时间:2023-03-18
  • 发布者: 铝浩建材
  • 来源: www.torrinet.com
  • 阅读量:509

郑州古称商都,简称“郑”,地处中原腹地的黄河中下游伏牛山脉向黄淮平原过渡地带,九曲黄河自北部穿过,素有 “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之称根据《尚书·禹贡》之划分,郑州在上古时代属九州中的“豫州之域”,史谓“天地之中”。

几乎每个坐火车的乘客都曾看到铁路电视台播出的“记忆中原,老家河南”这档宣传片,对黄河岸边的这片中原大地都会心生向往加上我的家乡安徽邻近河南,所以对这里的一切都很亲切这里有大河村文化、秦王寨文化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

黄帝生于如今的郑州新郑轩辕之丘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堪称五朝古都:这里有夏朝王城——岗城池遗址的所在地;3600年前的郑州是商王朝开国之王成汤的亳都;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国、郑国、韩国都曾在此定都,堪称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不仅如此,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均在此设州中国第一件瓷器,第一件丝绸,也都是在郑州制造出来的郑州最著名的形象就是商代遗址,它是公认的商代早期王朝都城所在,它代表的商文明集合了国家、城市、青铜器、文字四个文明要素,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只是因为历史的变迁和天灾人祸,作为历史上最早的商朝古都,后来又被迁都于相(今安阳),郑州的地面建筑和遗迹自然就荡然无存,缺少了像西安、洛阳、开封那样的历“古色古香”的史感但是西安是唐都;洛阳是到后晋的都城,包括唐朝;开封是北宋的都城。

这些朝代都是中国封建时期的中后期了,留下来的东西当然就多一些郑州留下来的商代遗址只有一个未经修缮过的商代土城墙和几座商代墓穴坑,同后来朝代的西安开封这样的经过历代修缮的石头城墙自然无法相提并论,而且这些3600年前的土墙不甚坚固,没有“金碧辉煌”的观赏性,所以缺乏旅游城市的风采。

尤其是近代的郑州因黄河水患和连绵的战乱,渐渐失去了夏商故都的辉煌,隋唐大运河的绚丽风光不再,宋代的“西辅”地位逝去,古都逐渐沦落为一个县城

二十世纪初,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因附近河道平稳,土质较为坚硬适合铺设铁路、修造大桥,终于成为京汉、汴洛铁路(陇海铁路前身)两大铁路交汇的“宝地”,郑州这座不起眼的小城,成为我国第一十字铁路交通中心铁路立身的郑州成为近代崛起最快的城市之一。

解放后又因为地处河南省中部偏北,有利于战备,1954年取代开封成为河南省会城市作为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交通要冲,郑州担负着两大干线的客货列车到达、解编、中转、出发等运输任务,以“铁路心脏”的称谓声名鹊起。

改革开放后的年代里,郑州曾经一度裹足不前然而在中央的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战略制定后,郑州经济在2011年迅速进入全国前20名,最近几年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升至第7位2016年,入选“国家中心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发展主引擎,河南“正中心”。

2018年,郑州不出意料地跻身新一线城市

其实,郑州的交通枢纽的地位不仅仅只有铁路,但是目前来看,铁路是最著名的郑州有至今亚洲最大的货车编组站——郑州北站,曾经亚洲最大的火车站——郑州东站,曾经单日人流量最大的火车站——郑州站,目前正在新郑国际机场附近建设新的高铁站——郑州南站。

中国南北西东区域重要城市之间的互联,绝大部分都要经过这里中西部需要坐火车出远门的都来过郑州!因为你必须经过郑州才能到别的地方!

不仅如此,中国最早的高铁之一郑西高铁就在郑州;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已初现雏形;以郑州为中心的“2小时高铁经济圈”,覆盖人口4.08 亿、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从郑州出发,“3小时城市圈”可以到达的大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

毫不夸张地说,从郑州东站出发,几乎可以在2-5小时内到达中国的任何一个通有高铁的城市!全省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已经实现;郑州也是亚欧大陆桥东段极其重要的中心城市,2013年开通的郑欧班列始于郑州,终于德国汉堡,是全国第一条直通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列车号“80001”是全国所有中欧班列中的一号车,于2014年实现了每周一班的高频常态化发车。

郑州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中国新丝绸之路的重要桥头堡

作为中国中部,西部,华北,东北货物的主要集散地和中转站,郑州“物流城市”的名号也非常响亮郑州还是是中国的航空枢纽,有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航空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我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运输规模连续4年保持中部“双第一”。

从郑州起飞,“2.5小时航空圈”能够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口和市场郑州也是京港澳高速(原京珠高速),连霍高速(连云港--霍尔果斯口岸)公路交汇处,还是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中段线路交汇处市区内有22条轨道交通线路,37条BRT线路。

建国后中央在郑州建设的国棉n厂是中国最重要的纺织基地思念、三全两家公司占有全国百分之五十的速冻食品市场宇通客车是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大客车制造企业当然,还有著名的富士康…这些“真金白银”的物质硬件终于成就了一个生机勃勃、热闹繁忙的“大郑州”。

这座火车轮上的五朝古都,开始变得熠熠闪光

第一天到郑州住在郑东新区从我下榻的酒店窗户可以望见新区CBD的三大标志性建筑------绿地中心千玺广场、会展中心、艺术中心,尤其是绿地中心的那栋280米高的大楼,如同新区的纪念碑一般,傲娇地耸立在蓝色的天际下,宛如上海中心大厦之于上海外滩,平安金融中心之于深圳,或者。

高银金融117大厦之于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之于广州,显出“大郑州”的气概据说千玺广场灵感来源于少林寺“嵩岳寺塔”,因酷似玉米,郑州人将其称为“大玉米”、“玉米楼”新区最大的感触就是干净、舒服、视野开阔、绿化好。

住着挺美郑州之林、湿地公园的绿化非常棒,出来酒店就能遛弯,一号、四号、五号地铁交叉并行,十几路公交车让交通也很方便,据说在商务内环上班的“郑漂”可以坐免费便民车,从家楼下转半圈就到公司楼下,也难怪郑州有万千的“郑漂”了!只是那里的购物中心比较“高大上”,物价有些“小贵”,而且缺少老城区那样的“百年老店”,对于我这样喜欢体验美食的人来说,自然是落差大了一截。

于是决定收拾行李搬到二七纪念馆那里去了。老城区虽然人多拥挤,有些高楼大厦后面都是一些“脏乱差”的老居民区,环境也没有新区优美,但是那里离“合记烩面”之类的老店比较近,对于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好处。

那天清晨坐地铁就惊叹于这“郑中心”的繁忙这才是“一大早”呢!地铁站里人头攒动,车厢里几乎都是“金鸡独立”的姿势每个乘客都是脚步匆匆,拼命一般没想到这中部的城市也是如“北上广”一般快节奏!此后再坐公交车,又发现这里的公交不管去哪儿都上车一块!比我的家乡的三线城市还便宜!哎,像这么良心的省会真的不多了!。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地铁里居然有人为我让座!虽然我还算年轻,大约是看见我背着旅行包手里领着食品袋,又推着拉杆箱着实不便,旁边的小伙子就给示意我坐下真的很感动而且在接下来的每一站都有年轻男女给别人让座我才真正体验了网络上写的郑州地铁“让座成风气”的真实。

邻座有中年人说起“没了”,“走了”后来听他们说了一会儿,原来是昨天有邻居去世了这又使我想起来河南这边男女老少的文化底蕴:说话婉转,有内涵虽然这边的经济水平低了一些,但是中原文化的深厚由此可见一般

走出地铁站,人民路上满眼都是一望无际的梧桐树浩瀚的绿色美过南京的中央路,也美过了上海的淮海路,令人惊奇据说郑州就是一座用法国梧桐筑起的绿色城市哪怕一条不起眼的街道都会有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已经成为郑州的市树。

然而也有小小的不适应头天去博物院,深秋的空气中飘荡着阴沉沉的雾霾,眼睛和嗓子眼也感到不适连郑州人都吐槽当地的雾霾很严重因为不是沿海,这里的污染团不容易随风消散,而且郑州是1260万人的大城,加剧了污染的治理难度。

干燥的秋冬是此地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如果扛不住,咳嗽、气管炎之类的毛病也是分分钟发生的事情女孩子的皮肤也会因这空气变得粗糙这雾霾大约是这座中原大城唯一令人不悦的瑕疵

第一天上午到河南博物院,这里的珍宝果然名不虚传,从9点钟开馆直看到中午11点钟才意犹未尽的离开因为这篇游记已经专门写过,这里不再重复吃过午饭便去了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郑州市内去那里很方便,乘坐游1、游16路公交车直达景区,票价5元,只消1小时的车程就到了。

回来的时候为了赶时间打出租车,花了70元

这个风景区在郑州市西北方向大约30公里的黄河之滨,南边是岳山,北边是黄河这里是70年代才在黄河之滨的荒山上开始建设的游览区,本地人称其为“邙山”这里是地上“悬河”的起点,也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是观赏黄河景色的好地方。

进入景区首先就看见了炎黄广场这里有地标建筑炎黄像,石像依山就势,以82米高的整座向阳山作为像身,再在山顶塑造出18米高的头像,总高度达到了100米二帝坐南朝北,背依邙山,面对黄河巨像前是一个开阔场地,周围遍植松柏,中间建筑祭坛。

祭坛至塑像的轴线上建有长200米的神道,两侧各列四座铜铸大鼎,连同山前一座共九鼎,寓意九州四方江山永固广场东西两端摆放大型编钟、铜鼓各一个

从炎黄像上山前往岳山寺方向,可以看见炎黄山那里的小喷泉广场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开放喷雾表演彩色的云雾缭绕在喷泉周围十分漂亮据说好运得话,在这里还能看见一小段的七色彩虹岳山寺景区为新建景区,主要打卡点为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场所和岳山寺。

岳山寺位于五龙峰东部约1.5公里处,为明清时期古寺曾经,有各种寺观18处之多,是蒙泽有名的八景之一现在的岳山寺里有阿弥陀佛雕像、·大雄宝殿、浮天阁、牡丹园、月季园、植物园等等景观紫金阁分三层,高33米登上此阁,可俯瞰滚滚黄河水东流的壮观景象,每逢节日,紫金阁顶的一口洪钟将应和黄河的波涛发出宏亮的声响,闻达数里,为岳山寺一景。

岳山寺的小顶山上有一尊毛主席青铜坐像这是1952年毛主席来郑州视察黄河时坐过的地方主席当年在此凝望着东流的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这座铜像高3.8米毛主席神采奕奕,面向黄河,极为真实地再现了主席视察黄河的风采。

在岳山寺的悬崖峭壁之间架还有一座长40米,高35米的铁索桥------卧虹桥。桥二端有庄严的古色古香的牌楼,站在仿佛腾空而去的大桥俯瞰下面公路上的车水马龙,有一种惊心动魄的视觉感受。

岳山寺景区游览完原路返回后,便立即赶往五龙峰景区前往五龙峰景区路上可以看到山间平地上一座高5米的黄河母亲塑像——“哺育”这座汉白玉的雕像同我在兰州黄河风景区看到的黄色砂岩“黄河母亲”坐像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这是一位怀抱婴儿的古代妇女,其神态和蔼慈祥,气质高贵素雅,正悉心哺育怀中的婴儿婴儿象征着炎黄子孙,这座妇女的形象象征着黄河在中华人民心目中的母亲河形象五龙峰是游览区的中心景区,由五座连绵起伏的山峰而得名。

这里苍松翠柏满山,在碧绿的林木之间,则是各式各样的仿古亭阁,或规整宏大,或玲珑精致

沿路继续前进就看见了邙山最高处的清式重檐建筑“极目阁”这座阁的名称显而易见,便是居高极目远望,黄河美景尽收眼底极目阁内有收费望远镜,可以远望黄河随着镜头望去,一条“黄丝带”上横跨着三座黄河大桥,红色钢梁骨架的是。

郑焦城际铁路大桥,其西侧200米处有一座20世纪50年代建起的已停用的郑州黄河双线铁路大桥、再向西约700米是一座早已停用的由几十个钢架桥墩组成的我国第一座黄河铁路桥遗址这三座铁路桥并立黄河之上,总距离不到1000米,形成了郑州这座铁路城市的黄河奇观。

这一带棕黄色的河水携带着细沙,看上去异常混浊,其浩浩荡荡,就算是翻起來的小浪花也仿佛包囊着沙浆一样江风一阵阵扑面而来,小小的浪花一波又一波的渐行渐远凭栏远眺,各种秀景映入眼帘,使人豪情满怀,留连忘返真正领略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阔景象。

从极目阁下山,可以再前往骆驼岭景区主要景点是建在骆驼岭主峰上(也有人称此山为大禹山)的高10米、重150吨的大禹塑像,因为我的家乡安徽也是大禹的故乡,也有大禹的传说和石像,加上时间紧促,便没有前往

后来坐上了去往桃花峪的观光车,20元/人桃花峪最主要的景点就是这座黄河中下游界碑界碑有旋梯登临,可以在碑顶眺望最美的事情就是俯瞰远处的桃花峪黄河大桥这座长达近29公里的大桥主桥为双塔三跨自锚式悬索桥桥塔为门式混凝土结构,包括上下塔柱和上下横梁,作为郑州市区的第四座跨黄河公路大桥,这座长龙一般的大桥看上去非常壮观,令人赞叹。

桃花峪景区附近不远虽然还有汉霸二王城楚河汉界古战场,但是因为城内的古物早已不存,只余下了一段让人感慨万端的故事凭吊,想来去过之后定会失望,便打消了前去的念头但是基于对郑州黄河铁桥的挂念,我决定一路寻去

来到了这黄河滩涂便看见了这新、旧二座黄河铁路大桥两座桥都曾经是横跨黄河天险的铁路大桥老桥号称“黄河第一铁路桥”,建于清朝末年的1899年,由法国、比利时资本家联合承建,历时五年零一个月1988年已被拆除,仅留下南端5孔约200米的桥头遗址作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供参观。

这座遗址已经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在距离老桥500米的地方就是黄河铁路二桥,原来是京广线郑州黄河铁路大桥,建于1958年,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仅用了两年零一个月此桥虽然工期短暂,却创造了新中国铁路建设的奇迹,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骄傲但是随着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陈旧的大桥开始不堪重负,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在2012年京广高铁全线开通后,随着第三座黄河铁路大桥------郑新公铁两用黄河大桥、第四座黄河铁路大桥——京广铁路与郑焦城际黄河特大桥的陆续开通,这第二桥也在2014年光荣地“功成身退”了

站在黄河岸边这陈旧的二桥下面,看着不远处郑焦城际黄河特大桥红色钢梁骨架的桥面上一列列白色的动车组飞速跨越黄河,红白相间的色彩对比是那样强烈,白色利箭般移动的列车穿行在这奔腾不息的黄色河流之上,有一种时光如梭的感慨,而就在几个月前的2022年6月,随着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开通运营,黄河郑州段的第五座铁路大桥,也是第二座公铁两用大桥------郑州万滩黄河公铁大桥通车,又为郑州这座火车轮上的中原古都增添了一景。

大桥边的一对情侣推荐我去星海湖,说那里是值得打卡的网红地标我当然听说过那里的风景,但是因为游览时间太紧凑,我决定舍弃星海湖,代之以在滩涂附近坐黄河快艇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快艇只见快艇左旋右拐,如风驰电掣当这快艇开到黄河中央的时候,宛如深入到浩瀚的“黄色大海”之中!奔流的河水气势磅礴,快艇飞过之处,激起的浪花铺天盖地,同船的游客发出惊喜的尖叫。

我紧紧地抓住船舷,一任快艇如离弦之箭,在黄色的“海面”上“左右开弓”当快艇减速返回岸边的时候,这几座横跨黄河的黄河大桥也在我的眼前一览无余,连桥上悄然驶过的高速列车也历历在目,这真是一次神清气爽的黄河风景区的体验之旅!。

下午回到郑州的时候本来要到乔家门路东三益街的湖北会馆(工人夜校)看看李大钊讲学遗址,却听说此地已经被迁至乾元街与东三马路东北角复建保护于是匆匆打车赶到那里近前看见了一排单檐硬山式建筑,就是那种一字形的砖木混合平房,据说都是用原有建筑材料改建的,灰色板瓦屋顶,灰色砖墙,带玻璃的红色油漆门窗。

据说迁建后的这座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属于郑州二七纪念馆,想来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但是去的时候这里已经关闭于是就在外面转了一圈,算是到此一游了晚上在“合记”吃过著名的羊肉烩面后来到二七广场虽然看到周围百货商铺林立,人声鼎沸,各种小吃遍布,但是我却心无旁骛,径直地走向那座地标建筑--------二七纪念塔。

这座位于郑州市区中心商业繁华区的二七纪念塔就在广场中心,是为纪念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建高达63米的纪念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多种彩灯内透外照下绚丽多彩14层的高塔由塔基和塔身组成,塔基座3层,塔身11层。

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7米的大钟,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方向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塔内一边为旋梯,一边为展室,据说登至塔顶可以远眺郑州市区的夜景。

然而我去的时候纪念塔已经关闭当时正好是晚上七点,整点报时演奏了《东方红》乐曲悠扬悦耳钟声合着广场四周的霓虹闪烁的商场、涌动的人潮,成就了一幅现代气息的祥和、乘平的盛世图画从当年郑州铁路工人的铁血勇气一路走来,今日中国终于将李大钊的名言“试看将来的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实现了。

然而眼前的这座“地标”在周围高大商厦的映衬下早已失去了昔日“醒目”的风采这陈旧、单薄的塔身也彰显不出“地标建筑”的恢弘气势这大概也是所有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新旧共存的必然趋势------不断攀升的现代高楼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昔日的老旧建筑代表着城市的历史,这些都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缩影,是不能以单纯的高度或“气派”来衡量的。

第二天早上6点钟坐上了网上“拼车”的郑州到三皇寨的私人出租车前往中岳嵩山这一整天的三皇寨、少林寺游记已经在《三皇寨、少林寺一日游》里单独介绍了,就不再赘述第三天早上本来准备按照酒店小哥的指导,在郑州火车站坐公交车到新郑市北关汽车站总站后到景区,但是又怕路上耽搁,干脆自己打车直接到了黄帝故里景区。

快速便捷新郑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建都地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华夏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春秋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以后渐成规制,盛世时由官方主拜,乱世时由民间自办,一直绵延至今。

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就位于郑州新郑市轩辕路1号,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黄帝故里始建于汉魏时期,至今已有约两千年,如今的黄帝故里景区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整体布局从北至南依次有拜祖广场、故里祠、中华姓氏广场区。

作为中原地区的标志建筑,如今游客在景区内看到的各类建筑,都是近年重新建造的竟管如此,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仍使其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仰慕、向往的拜祖圣地之一

景区大门为汉阙。“阙”系最古老的门。阙者,缺也,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建筑物。原物清末被毁,新修的汉阙其形为蜂腰形子母阙。母阙为重楼,上楼为重檐,高17.08米,东西两阙相距24米。

进大门往前是四柱石坊,过石坊便走近姬水河上的轩辕桥轩辕桥是轩辕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为拜谒始祖轩辕黄帝在祠前专门修建的原桥为明“隆庆四年”(1570年)所建由于历史变迁和地形地貌的变化,此桥曾被沉埋地下多年。

2002年复建了轩辕桥新修的这座轩辕桥长约12米,外观庄重、典雅,如长龙卧波一般横跨于姬水河上,颇为醒目走过轩辕桥,就到了轩辕庙。

始建于汉代的轩辕庙是整个黄帝故里景区中最古老、也是最核心的建筑,历史上屡毁屡建现在的建筑为明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有正殿、东西配殿和祠前庭这里与我国大多数庙宇、祠堂前安放狮子不同的是,门前左右摆放的熊就是镇祠之兽。

因为熊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黄帝父亲少典氏领导的部落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把熊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后人特在黄帝故里祠前树立了这对石熊清康熙祠前立“轩辕故里”碑清道光十七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候于农历二月二十日途经新郑时曾至县城北关轩辕庙拜谒黄帝。

轩辕庙正殿五间,中央供奉有轩辕黄帝中年金身塑像,上面的匾额有“文明始祖”四个大字大殿四周的墙壁上绘有8幅壁画,生动展示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大殿东配殿供奉的是黄帝元妃嫘祖,相传她是我国最早养蚕织丝的人,人们敬奉她为先蚕娘娘。

西配殿供奉的是黄帝次妃谟母,其发明了我国最早的织布机,被后人称为先织谟母。

轩辕庙后为黄帝宝鼎坛区,南北长150米,东西长150米,由青石铭文甬道、民族图腾柱、黄帝宝鼎坛和楹联长廊组成鼎坛上伫立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鼎腹三面,每面镌刻三条龙,其中一条巨龙居中,回首反顾。

鼎足为立熊,寓意立国于有熊,为中华第一宝鼎其它八鼎为四方四圆,通高1.25米,兽面纹饰,分别取仕、智、丰、爱、安、嗣、寿、财之名,以八卦之位环列黄帝宝鼎四周青石甬道的铭文镌刻上自伏羲、神农、黄帝,下迄21世纪近万年历史,其中有黄帝在河南新郑诞生、建都的史实。

甬道铭文两侧镌刻“客家人脚印” 10方6棱的汉白玉石的民族图腾柱耸立于青石甬道两侧,高约3.6米,上面镌刻有中华民族56个民族的图腾或族徽

黄帝宝鼎坛之北有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这座经修缮后的轩辕丘旧址高约19米,直径100米,丘上植草木轩辕丘下的黄帝纪念馆为新石器时代人字形地穴覆土式二层建筑,高11.9米,宽50米纪念馆通过岩画和青石等传统表现手法来表现中华民族根文化主题。

一层在地下,北壁墙中央有通高5.9米的轩辕黄帝黄铜座像,其右手执权杖,左手握拳置膝上,目光睿智、英武纪念馆门前亦有一尊玻璃钢仿石雕黄帝像,与馆内塑像相同

黄帝纪念馆前左侧靠东墙树“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拜祖纪念碑”。历年大型祭拜活动均在黄帝纪念馆前黄帝宝鼎坛区举行,场面及其壮观。

景区里还有一处新建的中华姓氏广场广场周围种植有960棵水杉,象征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广场地板上刻满4600多个中华姓氏,并有抽象的祥云纹路散布广场之中姓氏墙六面刻有2006年公布的当代百家大姓及有文字可考的3000个姓氏。

至于“黄帝千古情”小镇,是以《黄帝千古情》这一演出命名的,因为已经观看过全国各地的很多“千古情”系列,加上旅行时间紧凑,在“黄帝千古情”小镇匆匆一瞥后就赶紧离开,打车去了欧阳修陵园。

欧阳修陵园位于新郑市区西13公里的辛店镇欧阳寺村该园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及其子孙的安葬之地整座陵园坐北朝南,四周建有垣墙包围,占地万余平方米仿宋风格的木结建筑主要由山门、中殿、大殿、东西配殿及墓冢组成。

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外照壁、大门、内照壁、东西厢房、大殿,直通陵墓陵园四角建有“醉翁亭”、“丰乐亭”、“牡丹亭”和“植梅亭”,祠园西侧为历代名人拜谒欧阳修时留下的许多碑碣

来到墓园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高5米,长6米的外照壁接着就是面阔三间的大门,大门门前蹲立两石狮,左环右顾,很是威严门楣上方的“欧阳文忠公祠”横匾,由欧阳修的后裔、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门前左右有台阶,阶旁各有一衔环石狮。

大门里的内照壁与围墙同高,由此将庭院分为左右各有便门的前后两部分庭院中间修有直达大殿的南北甬道甬道两侧立石猪、石羊雕塑,对称排列甬道两侧各建厢房3间

大殿又称拜殿,共3间内设暖阁一座,牌位一座,神幔一挂,供桌一张,锡香炉一个,锡烛台一对殿内塑有欧阳修官服坐像,四壁绘有栩栩如生的欧阳修生平壁画殿前有祭台,祭台前左右各侍立一文官石雕像陵园古柏苍松,立有包括苏轼撰“神道碑”在内的宋、元、明、清石碑40多通。

现在的西配殿内陈列有内容丰富的欧阳修生平事迹。东殿内则陈列有苏轼气势磅礴的大草欧阳修文《醉翁亭记》,上有22位历代名人的题跋,弥足珍贵。

祠堂北侧的墓冢主要有欧阳修、夫人薛氏及子孙墓群组成其中欧阳修的墓冢高约5米,周长约15米,并排右侧有薛夫人墓这座庞大的墓冢北依起伏丘陵,南临溪流淙淙的沟壑,洋溢出肃穆而又庄重的气氛虽历经近千年风雨,依然古木苍翠,静穆如初,寄托了后人对这位北宋文坛巨星的敬仰和尊重。

据说雨后初晴的日子,灿烂的阳光会将雾气升腾的墓冢照耀得烟雨迷离,静谧而又壮观,被称为“欧坟烟雨,为新郑古代八景之一之后来到黄帝故里西侧的新郑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主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坐北向南两层歇山式仿古建筑,屋顶上层两坡,下部四坡,全部用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勾彻,看上去雄伟壮观。

主楼一层为“古都风采”郑韩文物展主要展品为近年来郑韩故里的手工业遗址出土的陶范、铁范、青铜礼乐器、韩国宫殿门枢、陶瓦等建筑材料及战国兵器等二层为“溱洧之光”新郑历史文物展主要展品有:全国最长的50万年前的猛玛象牙化石;8000年前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石磨棒、双耳园底红陶壶、单孔玉铲;商代素面铜爵;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玉器、瓷器及铜镜;春秋时期的24件编钟、九鼎九鬲礼器;汉、唐、宋、明、清时期的文物精品,特别是馆藏的天蓝釉钧瓷碗和天蓝釉红斑钧瓷罐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这件天蓝釉钧瓷碗内外施满釉,经窑变后呈天蓝色的釉彩淡雅、清秀,莹润的釉色看上去赏心悦目。整器内、外壁均有细小开片,足露胎,胎质厚重。碗口沿部釉色泛紫,具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为珍贵的宋代瓷器。

此天蓝釉红斑钧瓷罐虽标明为元代,同样不输宋瓷器外壁施天蓝色釉,釉层肥厚,色泽莹润,特别是肩部的窑变红斑,自然而美妙施釉至圈足部有流釉痕,圈足露胎,胎质厚重,胎色呈香灰色,实为元代钧窑瓷器的精品之作一座县市级博物馆拥有如此丰富的馆藏,着实令人吃惊,看来这黄帝故里的大名还真是名至实归。

回到郑州市区吃过午饭,作为博物馆迷的我马上坐上地铁一号线直奔郑州博物馆新馆因为路途“远”,从火车东站经过19站一直坐到铁炉站,再转14号线坐3站到奥体中心站,20多站的“旅程”看到很多为老弱病残让座的青年男女。

看到大包小包带行李的外地游客,也会有很多年轻人让座,而且是异口同声的“让座”已经成为郑州地铁给我印象最深的“风景”他们代表了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景而且这并不让我吃惊:相比于东南沿海城市,郑州的经济是有些落后,可毕竟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大省,市民素质自然不低。

郑州博物馆分嵩山路馆和文翰街馆两个场馆嵩山路馆常设展览“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主要展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河南省域内文物保护的成果而我来到的文翰街馆为新建展馆,基本陈列更为丰富,馆藏文物基本上能够全景式展示郑州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郑州博物馆区域在常西湖新区西四环东侧的“中央文化区”内,周围都是郑州的新城区域,整体配套尚未起步,所以在奥体中心地铁站下车从F口出站后还需要步行约800米才能走到这座新建的博物馆一路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大建设的工地,但是因为“人烟稀少”,显得有些冷清。

加上这一带比较空旷,看上去更是荒凉

文翰街的郑州博物馆建筑外观远远望去颇似古代冠冕,寓意“华夏之冠”;南立面以石材搭配的百余米玻璃幕墙同北立面曲面结构结合起来形似宝盆,寓意“聚宝中原”这新馆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是中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馆内藏品共有20多个门类,总数量近6万件珍贵文物众多,尤以商周青铜器、唐宋石雕等最具代表性

新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件1982年在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出土的商代兽面纹铜方鼎此鼎高81厘米,口长55厘米,口宽53厘米,重75公斤方鼎直口深腹,平折沿,方唇口沿上有对称的圆拱形双耳,鼎下承四柱足鼎腹四外壁纹饰相同,每面四隅、两侧及下部均饰有排列整齐的乳钉纹。

整器铸造精良,纹饰严谨,形制雄浑大气,极具威严之感,为商王朝早期都城的重要见证

这就是著名的西周“阝舌”铭凤纹提梁铜卣此器通高38.5厘米,口径15.5-12厘米,圈足径18.2-14.8厘米,扁圆体,深腹下垂,下腹圆鼓,低圈足;提梁两端兽首与卣颈两侧半圆环系套合,盖面中间突立四面人首状钮。

四道扉棱等分器体;提梁上面饰两组双体蘷龙纹;盖与卣腹各饰四组凤纹,卣颈部与圈足均饰四组凤纹整件器物造型奇特,纹饰华贵典雅,具有浮雕般的立体感。卣盖与器底部均铸造有铭文,为一件非常珍贵的西周青铜器。

此商代牛首兽面纹铜尊1982年出土于郑州市向阳回族食品厂青铜器窖藏坑器高37.0厘米,口径32.0厘米,大敞口,束颈,折肩,腹弧下内收,圆底,高圈足颈饰三周弦纹,肩部环饰三个浅浮雕牛首,皆圆目横角,立体感极强。

牛首之间饰带状夔纹和连珠纹,腹部饰三组兽面纹,兽面纹上下分别界以线条流畅的带状连珠纹圈足上饰三周弦纹,间有三个等距的“十”字形镂孔此牛首尊之名全因铜尊肩部所铸牛首命名,此类商、周青铜器的牛首形象绝非我们如今常见的黄牛,而是一种早已灭绝的圣水牛。

此牛首尊肩部所铸牛首有三,“三”表示众多,甲骨文中“人三为众”,说明当时已产生了以“三”寓意全体和整体的观念。供奉有三只“牛首”的铜尊,无疑是商代祭祀中极具地位的青铜礼器。

此羊首饕餮纹铜罍同上面的牛首尊一样出土于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青铜器窖藏坑器高33厘米,口径23.5厘米,折沿,高领,束颈,折肩,深腹,圜底腹壁陡直,至下腹部敛收于圈足,圈足上饰一周弦纹,三个方形镂孔也等距离分于圈足。

罍肩部饰三个浅浮雕羊首,间饰三组带状兽面纹罍上腹部有一周带状斜角目云纹,腹部饰三组兽面纹,且每两组间加饰一组较小的兽面纹,兽目迥然前凸,纹饰繁缛流畅,布满腹身整器造型精致,凝重华美,为商代前期商王室享用的贵重青铜礼器,极为珍贵。

这套春秋郑国九鼎八簋1996年出土于郑国遗址的窖藏坑内九鼎一律蟠螭纹样、大小、轻重依次递减,大者高49.5厘米、口径48.7厘米,小者高45厘米,口径45厘米;八簋形制、纹饰也相同,大小略有差异,高为24.6-24厘米之间、口径在20-19.5厘米之间。

整组器物造型规整,纹饰华美,组合有序如此天子规格的九鼎八簋,在郑韩故城遗址前后共出土了5套郑国不过封侯国,此举显然逾制起因于周公“制礼作乐”规范在春秋时期的松懈当时的周王室日趋衰微、诸侯争霸、人心不古,原本郑国国君所限的七鼎六簋自然就被其妄自易改、任意践踏,九鼎八簋出产于郑国故地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是孔子因此慨叹“礼崩乐坏”的物证,也可见证春秋时期郑国国势盛极一时的实情。

这件土于郑州大河村遗址的白衣彩陶钵为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陶器珍品器高21厘米,口径25.5厘米,敞口,尖唇,腹部下收,小平底,由泥质红陶制成钵口沿及腹上部施有白色陶衣,其上用褐彩绘弧线三角纹、圆点纹、线条纹等相互叠错,黑白对比强烈,畅达圆转。

极富有装饰性和节律美此陶器质地细腻、造型优美,图案构思巧妙、线条回旋流畅,在仰韶文化中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件造型朴实稳重的商代青釉瓷尊出土于出土于郑州市铭功路十四中学商代贵族墓瓷尊高27厘米,口径27厘米敞口,颈部内收,斜肩,深腹,底部向内凹陷,造型规整,朴实稳重尊口沿内侧有清晰的轮制留下的旋纹,肩部拍印有席纹,腹部装饰以篮纹,纹饰清晰。

器物表面和内壁施有光亮晶莹的黄绿色釉,釉面均匀并留有釉滴尊质坚实致密,扣击时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它与后代的瓷器相比虽带有不少原始色彩,但已基本具备了瓷器的特征一般多认为我国的瓷器是从汉代以后才出现这件黄绿色的商代瓷尊的出土,将我国制造瓷器的时间提早到商代前期,提前了1000多年,极大地开阔了学术研究的视野。

这组唐三彩酒器为组合“套装”盘高3.5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13厘米,侈口,圆唇,浅腹,薄饼形底,沿腹内外施赭、白、绿三色相间的竖条状釉,盘心和外下腹至底露白胎盘心放敞口、卷沿酒壶,其丰肩、深腹下收,饼形底,肩部一侧有短柱状流,另一侧沿至肩有双条形鋬,施黄、赭、深绿色釉,下腹至底露胎。

酒壶周围固定放置8个三彩釉小酒盅该酒器各部件造型规整,制作精细,所饰彩色艳丽,堪称唐三彩之精品。

此白釉双龙瓷尊也是郑州博物馆的一件珍品瓷器器高51厘米,口径11厘米,口部呈盘状,圆唇,细颈,深腹,腹上部较为丰满,下部收束,平底尊颈部饰瓦棱纹,尊口沿和肩部附有两个对称的龙首形耳,两条矫龙弓身由下而上爬向壶口,龙口衔于壶口作窥视探饮状,神态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尊上部施白釉,釉色洁净,光亮润泽,为不可多得的唐代白釉瓷器

对于喜欢绿松石的我来说,每次看到各种蓝色的瓷器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仔细观赏何况这件瓷器为宋代的天蓝釉!此天蓝釉瓷碗高4.7厘米,口径12厘米,敞口,圆唇,深腹碗壁弧线内收,下有圈足,造型秀美,线条圆转。

碗通体施天蓝色釉,有开片纹,口沿和足部施釉较薄,呈黄褐色釉色纯净亮丽,晶莹玉润,富有神采,为国宝级的宋瓷

这件景德镇青花缠枝莲梅瓶虽然不是元青花,但也是一件极为精致的明代青花瓷此器高35厘米,口径4.7厘米,小直口,圆唇,束颈,丰肩,深腹,下腹内收,至足部稍外撇,造型敦厚雄健瓶通体施白釉,略泛青色,肩腹部饰青花缠枝莲花纹,足饰蕉叶纹,纹饰疏密有致,釉色淡雅宜人,为明代青花瓷经典之作。

郑州博物馆的馆藏石刻极为丰富,尤以1976年大海寺遗址出土的石刻造像最为精美此遗址出土有40余件造型丰富、雕工纯熟的石刻,其中以晚唐时期唐代的弥勒菩萨造像最为精妙此造像通高232厘米身高197厘米,身材修长的菩萨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姿态娴静、端庄。

菩萨束高髻,戴发箍,发髻正面饰宝珠装饰,额前刘海呈花瓣状圆润丰满的脸庞,大耳垂,樱桃小口,嘴角和眼角均充满了慈祥的笑意,以沉静安详的目光俯视着下方其身穿轻薄柔软的袈裟,内着僧祗衣,颈饰宝珠项圈,腹部微凸,身形隐现。

右臂下垂,左臂曲臂,贴泥条式的衣纹似乎正随着手势而波动自如菩萨莲座也雕刻得极为精细,束腰部位饰连珠装饰,莲瓣尖部微微翘起此单体圆雕弥勒像造型准确,比例适当,雕刻刀法圆润纯熟,堪称不可多得的庄严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的典范。

郑州博物馆所藏大海寺石刻中,残得最多的是头与手,很多仅存人体躯干,造型反而更简约,具备更强烈的体态之美,这件佚名菩萨像就是此中极为珍贵的一尊“残缺”石雕此尊菩萨残高130厘米,无首无臂无小腿,只余一段坚实美丽的躯干。

体态丰腴的菩萨胸腹凸出,腰肢扭动,其上身袒裸,斜披帔帛,戴宝珠项圈、臂钏和腕钏下身着裙,正前的裙摆掩于腰间,形成自然的裙褶菩萨腰身向左侧送胯,扭曲成微妙的“S”形从背后看,身体向左扭曲,从腰间垂下的裙褶掠过左臀,飘拂向右腿后,强化了“S”形曲线,更有韵味。

此“S”形的肢体曲线把石头的刚性和女性身姿体貌的柔美完美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唐代佛教艺术开朗自信的雍容气度和审美雅趣不仅如此,此造像衣饰借助于圆刀法,层叠的贴身衣帛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衣帛也随肌体的细微动作而起伏,给人以流畅、动感的视觉美感。

尤其是那簇腰彩和随肌体而起伏的衣褶,令人感到锦絮般的柔软而富有韵律,既表现出轻纱所特有的质地,又显示出菩萨生动妩媚、婀娜多姿的健美体态这石像残存的部分如此精美,如磁石般吸引了我的目光,颇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意境,令人不由自主地遐想起造像的往日风采。

这“意犹未尽”的思索往往使观者获得了印象深刻的审美体验,残缺的石刻于是便充满了绵绵不绝的美的意境,此为艺术欣赏的最大收获,也从一方面说明了这尊石像的艺术魅力  

大海寺石刻中还有多件石刻菩萨头像,它们或宝相端严或悲悯惜人或平和喜乐,博大、仁慈的美感弥漫在展厅的每一处角落,给人以想象、思索和叹息,似乎自带一种神秘的庄严的美的灵气这尊唐代菩萨头像残高42厘米,宽23厘米,菩萨头束丫形髻,宝缯束发,并饰以大小不同的宝相花装饰,额前发呈花瓣形展开,极富装饰美感。

其前额广阔,目长丰颐,微微下视,鼻梁高挺直,优美的唇线如花瓣般迷人,微微上挑的嘴角露出一丝超然的微笑,令人不由得生出对她的膜拜、倾慕之情此佛像雕刻精美,生动传神,反映出唐代佛教造像的高超技艺和中国石刻艺术对极致境界的追求,堪称一尊罕见的唐代石刻神品。

除了大海寺石刻,郑州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些1977年郑州开元寺遗址出土的石刻文物这座北宋开宝九年石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石棺通高100厘米,长108厘米,宽68厘米,由棺盖、棺身、棺座三部分组成棺盖呈七棱形,前宽后窄,前高后低,盖上阴刻缠枝牡丹花纹,中间有楷书题铭48字。

石棺左右两侧为高浮雕“十弟子举哀图”棺身下雕须弥座,四角有力士柱,四周雕有十一面壶门门内各有一个伎乐人,分持琵琶、笛子、排箫等乐器棺身前后均雕有假门,形制相同其中前门两侧有二力士棺基座为须弥座,四角处各有一袒胸露胸的力士奋力背负石棺;底座壶门内也雕有或猛扑向前、或仰首怒吼的祥瑞异兽。

基座上平面刻有修塔题记,其中有“东京左街相国寺”、“东京右街开宝寺”等关于宋初国都开封城内寺院方位的记述,明确记载了上述寺内有“法华院”、“东经藏院” 、“ 文殊阁”、“不动尊院”“弥勒院”等寺内建置,为研究宋初开元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弥足珍贵。

这幅徐悲鸿真迹《雄狮图》也是郑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图轴纵107.5厘米、横109.5厘米纸本设色,主体绘一矫健雄壮,巨头长鬣的雄狮,其双目圆瞪,顾盼生风,傲射田野该画左上题五言诗一首,钤方印两枚,上为“悲鸿之印”,下为“东海王孙”,均白文;右下角钤“吞吐大荒”方印。

此画绘于1934年,是东北三省被日寇侵占的第三年不满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作者创作了这幅怒目圆瞪的悲愤之狮此画构图简洁,造型准确,笔墨老辣,洋溢出不屈不挠的正义凛然之气概,为一幅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不朽画作。

因为时间尚早,出了博物馆便打算坐公交去中原区西含祠园的刘禹锡墓。但是因为要中途转车,恐怕耗费等待的时间,便直接打车到了刘禹锡公园。

刘禹锡墓就在郑州荥阳市310国道与郑上路交叉口南京城街道办事处刘禹锡公园内的一处高地上,古称檀山墓冢坐北面,由高约5米、周长50米的夯土分层筑成,本来只是来看刘禹锡墓的,现在这里据此墓建了一座大型的免费公园“诗豪园”。

园内建设纪念场馆4座、湖体3处、广场3处、纪念亭5座、加上沿主路及广场建设的13座牌坊、4处雕塑,还有北广场高达15米的巨龙雕塑、喷泉、小品等,反而弄得我无所适从,不知从那里参观因为时间紧张,还想回市里“转悠”,便单刀直入地找到诗人的墓冢凭吊了一下,就匆匆回去了。

回到市区的时候已经傍晚,原想着利用天黑前的时间游览一下东大街上的郑州文庙结果发现这文庙并非“开放式公园”的类型,管理方已经闭门“打烊”了在文化街附近吃过晚饭,报名参加了市内旅行社98元的“康百万庄园、北宋皇陵一日游”,约定明天上午在酒店门口接送,便预备早早回酒店休息。

拐过任寨北街信步闲逛的时候,蓦然发现华灯初上的健康路上出现了人潮涌动的夜市!只见宽大的马路二侧的梧桐树下,一家挨着一家的摊位,几乎占满了人行道!卖服装的、卖小吃的、卖日用百货的小摊迤逦不绝,一眼望不到头!同我第一天住在郑东新区“整齐划一”的

“高大上”风景是完全不一样风貌更没有我在郑州博物馆新馆那边路上所见的荒凉,而是烟火升腾飞的浓浓的市井味道在如今实体商业萧条的大环境下,这人气“爆棚”的老城区露天集市是我最喜欢的虽然没有高楼大厦,山湖美景,但是人声鼎沸的场面非常热闹,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便捷、亲民,走在每一处街巷都是那么自在、开心。

我挤在人潮里买了一件工装裤和一双断码处理的万斯板鞋,总共才200块钱,真是捡到漏了开开心心地回酒店休息,晚上还做了一个美梦,梦见自己坐到了少林寺演武堂的头排位置看武僧表演,演出结束后还跑到了舞台中央模仿少林拳术,美滋滋地同武功高强的小师傅合影留念!。

第四天报名参加了当地一家旅行社的康百万庄园、北宋皇陵一日游这二处景区的体验也已经在《康百万庄园、北宋皇陵一日游》中专篇介绍了,这里也不再赘述话说当天下午5点钟从巩义回到了郑州市区因为想着抓紧时间再“搜罗”一下市区的景点,下车后就马不停蹄地坐上地铁3号线在西大街站下车,风风火火地赶到清真寺。

我推开虚掩的大门,被告知已经“下班”,原来这里也有制度规定的开放时间看门人听说我是安徽人,第一次来郑州,就答应“照顾一下”带我进去浏览一番他说自己的家人都是当年从安徽蚌埠马村回民聚居区迁移来郑州的,所以对安徽老乡格外亲近。

这座清真寺始建于元末明初,因地处北大街,故又名北大街清真寺、北大清真寺或北大寺这里也是郑州的回民饭店食品一条街,是伊斯兰教在郑州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清真寺为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两进院对称,主要由大门、望月楼、大殿、南北讲堂。

浴室等组成。

正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高约10米,单檐歇山顶,建筑面积96平方米房顶覆以灰筒瓦,脊上浮雕莲花,戗脊前端置以云盘,檐下饰斗拱一斗二升,明间用石柱四根,平面呈小八角形;周围用木柱,中间为木制通柱二根,两柱前后有高达一米的抱鼓石二对。

实榻大门三合,分别设在正脊下方的中柱两侧门前有月台,方砖铺地,另设四级垂带式踏跺,看上去威严庄重

寺内的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为“望月楼”,又名唤醒楼这座建筑面积仅有49平方米的楼阁称得上是“小巧玲珑”的代名词平面正方形的上下两层楼阁高约10米,瓦顶及山面装饰有黄绿二色琉璃瓦花纹和悬鱼博风,脊上雕饰莲花,下檐用一斗二升加麻叶头斗拱,上檐置单昂三踩斗拱,转角用重昂把臂厢拱。

周围有十根小八角形,二根四方形共十二根石柱支撑;前檐悬有竖匾“望月楼”,下檐横匾为“万化朝真”,后檐扇形匾书“远瞩西域”,中槛上方挂“正教昌明”大匾一块看门人介绍,这“小而古老”的阁楼是寺里的精华建筑还指了指望月楼两侧的掖门,说要整个看上去才是一个整体,更加有看头。

果然,这硬山单披式掖门为这小巧的楼阁增色不少看门人还带我看了一些院内碑刻

再往后走就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大殿,也称礼拜殿此建筑高约十米,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有卷棚、前殿、后殿和庑殿式后窖此四座殿宇前后相连,组合一处“勾连搭式”的建筑样式大殿的殿顶都是用琉璃瓦和灰瓦覆盖的,脊上还浮雕有花草纹饰。

卷棚用四根石柱为小八角形,上刻阿拉伯文对联,殿内有光绪年间所置阿拉伯文横匾此大殿因为是抬梁式大木构架,砌的都是露明造,梁枋上也满饰云纹花草图案,看上去别致典雅大殿和窑殿之间有花罩,上面满是透空的花纹,据说白天的时候光线从明亮的窑殿透过花罩照进大殿,会使得花罩上产生一种玲珑剔透的效果。

非常明亮此殿面积423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多人做礼拜因为是“额外”参观,只能在殿内匆匆“浏览”了一番就离开了大殿前两侧是讲堂和掖门这掖门同前面望月楼的样式一样,也是硬山单披式大殿前还有两株百年历史的桂花树。

殿大殿后侧窑殿旁有一棵四百多年历史的侧柏看门人说寺内的古建筑就是这些,其它的新建筑没有参观意义

出门的时候问起郑州地标性建筑-----中原福塔时候原以为这座郑州人都可以看到的这座高高伫立的铁塔会引起当地人自豪的夸耀没想到这看门人为了经济上的花费坚决不建议我去他说这中原福塔的门票贵的有点让人吃不消,塔上就是一个观景台,没有太多的项目提供游客体验,门票竟然高达85元。

“你还不如花同样的钱去买张豫剧戏票,了解一下咱河南文化!”他建议道因为他的家人包括二个儿子都喜欢豫剧,平常都爱哼上几段“在网上买就可以了,正好有巡回演出,这几天就在郑州”看着看门人憨厚的脸庞,我当即接受了他的建议。

只是离开的时候忽然想起来忘记观看寺内那2座上有铭文印章的明宣德紫铜香炉,甚为遗憾。

小时候就听过河南的豫剧,因为我老妈就是位“常香玉”迷,记得老妈那时候特别喜欢听豫剧《朝阳沟》之类的磁带,也爱收看豫剧电视节目我童年的耳边就经常听到“亲家母,你坐下,尝尝咱们的大西瓜”之类的曲调所以这看门人的建议也就算是一种郑州旅游“小贴士”,就算是对一次了解河南文化的体验吧。

网上搜索那晚郑州大剧院歌舞剧场的豫剧演出,正好有晚上19:30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的《穆桂英挂帅》当天是周六,郑州站门票价格为50---100----150不等,我买了150元一张的前排座从清真寺出来以后草草地“干”了一碗。

萧记三鲜烩面,便兴冲冲赶到大剧院去了“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那晚看完演出,我却是头一回那么被现场的戏剧震撼了虽然听不明白,但是那铿锵、激昂的唱腔却把人到中年的我激动得热血沸腾。

这演出真的就一个字:中!

第五天一大早去看商城遗址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郑州是三千多年前商王朝开国之王成汤的亳都所在地而郑州商城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有城垣的王都,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商代早期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王都遗址布局严整,气魄宏伟,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是一座不可替代的里程碑。

它的发现不仅为安阳殷墟找到了文明源头,也为寻找先商文化和夏文化提供了依据,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文明探索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商城遗址位于现在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遗址东起凤凰台,西至西沙口,北抵花园路,南到二里冈,包括三重城垣遗址,面积约25平方千米。

商城外城墙的始建年代为前1500年左右,据此可以推算出内城和宫城的建筑年代不晚于前1500年其总面积达25平方千米,是先周时期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遗址因为这里的商代遗址范围较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乘坐轨道交通3号线在郑州文庙站或者东大街站下车就可以直接找到东大街附近的核心公园区。

经过多年修复的古城墙十分醒目,厚重的土黄色城墙在高楼大厦间连绵不断,形成一处气势凝重的城池这个城池就是商代曾经的都城现在这座古城的外围被更大面积的新城包围,远处的高楼与这沧桑的土城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城内有被银杏树包围的文庙、还有新建的商都遗址博物院,更有土城墙头的狗尾巴草在风中摇曳,述说着遥远岁月的往昔荣光。

如果说位于安阳的殷墟是商朝晚期历史的见证,那么这处商城遗址则是商朝早中期历史的见证

这个景点面积不大,入口也不起眼,但公园前“郑州商代遗址”六个字看上去却是那样的饱经风霜,把我的思绪带回到神秘莫测的殷商时代接着往前走,最显眼的标志要属布满浮雕的巨型石柱了或许它最独特的不是奇怪的图案,而是特殊的形状。

我们通常见到的柱子都是圆柱,而此处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棱柱,至于原因,那就不得而知了当然,整个景点的核心还是位于中央部分的大鼎作为那个年代的祭祀用品,鼎也是地位的象征,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所见的那些青铜鼎,便是代表国家权力和王者地位的至高无上的标志。

我最喜欢的就是园内这段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的商代城墙,目前的城墙周长约为7公里,这延绵七公里的夯土墙虽说只是个“毫无特点”的土城墙,却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深度和厚度在这个古城池内曾经出土过两件著名的青铜方鼎-----“杜岭一号”和 “杜岭二号”,是商代前期铜器中罕见的王室遗物。

这城墙有11个缺口,其中有的可能是城门,城内东北部有宫殿区,中心有用石板砌筑的人工蓄水设施城中还有小型房址和水井遗址城外有居民区、墓地、铸铜遗址及制陶制骨作坊址等小型墓的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中型墓多随葬青铜礼器、玉石器及象牙器,一座墓中有殉人。

在南城外侧还发现一段外郭城墙这些遗址的发现,使我对这座被描述成“火车拉来的城市”的形容词付之一笑:郑州原本就是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先后五次为都如果非要标明当下郑州的城市形象,称其为“火车轮上的中原古都”还是比较贴切的。

走在遗址公园里,可以看到不少市民在其中健身、散步对于住在附近的市民来说,他们每天都会穿梭在这个古老遗址里的休闲公园,没有谁会特意参观近处高耸的夯土墙呈梯形,也不会好奇地驻足品鉴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城墙本来就是这城市的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

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有对我这样的外来游客来说,这段城墙才具有惊讶和震撼的力量因为大家一直都认为郑州就是石家庄一样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是一座没有文化底蕴的新兴城市翻修后的长长的黄土城墙已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有的断面上已经生长出几棵歪脖槐树,丝毫没有“精贵”的风采和气质我走在公园的时候正是早上八、九点钟,公园的广场上还有大妈们在跳广场舞,还有几位老人悠闲的抖着空竹,一群年轻朋友则顺着栈道楼梯爬上了城墙,围着夯土墙开始慢跑。

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他们走上了土城墙上漫步在城墙之上,看周围林立的高楼,脚下踩踏着长满枯草的3600年前的城垣,每一步仿佛都跨越了千年,令人刻骨铭心这黄土的城墙同周围高耸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丝毫没有突兀的“违和感”,却增添了这座城市的厚重,生出一种穿越古今的感慨,从此将这座“火车轮上的中原古都”记在心上,常来常往。

同一位闲坐的“老郑州”聊起了这个遗址老人说这里虽然并不是郑州城最好玩的公园,但是每一位市民都知道这座厚重的夯土墙是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这里和市中心那座早已陈旧的二七塔一样,尽管在日新月异的摩天大厦的钢筋水泥丛林里不再突出,但始终是郑州城市的一张历史名片。

这里有他们童年、青年直到老年的回忆他以前上下班都会悄无声息的路过这里,退休后买菜逛街也都会从这个公园进进出出,留下了值得回忆的生活背影和足迹这里的市民同这片遗址公园就是熟人和朋友的关系,遗址就是郑州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就如同郑州的铁路枢纽形象一样。

按照我逢博物馆必逛的旅游习惯,这商都遗址博物院自然是不可错过的一站。而这博物院就在公园里面,可以说是“脚到擒来”了。

商都遗址博物院是一座以商都历史文明为展览核心的专题遗址博物馆建筑分地下2层,地上3层,其创意呈现出商代文明“金玉共振”、“如珠如玉”的文化内涵,建筑外观为抽象的几何造型,加以斜面、斜线元素,创造出破土而出的磅礴气势。

整体建筑与商城遗址城垣紧密融合,外层倾斜的墙面隐喻考古学中的地层,内部的平面布局则借鉴探方的平面形式和工作方法,“广场式”的中庭空间体现出当代遗址博物馆的专业性与开放性,整个建筑看起来恢宏大气,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沉淀。

走进馆内,序厅入口的形象墙、镂空的洛阳铲造型,都与展馆外的城垣遗址交相呼应,当序厅的灯光投影将郑州商城的历史演变缓缓展开,大沙盘结合数字投影展示出了商代都城的整体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将商代早期都城“亳都”宏大、严整的气派“昔日重现”,令观者产生出一种穿越3600多年前的王朝都城之感。

主题展厅内可以看到以商代城墙夯层为背景展示的各种大型场景复原,如筑城场景、铸铜场景、大型宫殿、给排水设施等,再次生动展现了商都蓬勃发展的王城气势相比于多媒体的视觉画面,我最喜欢的还是出土实物展览这其中张寨南街窖藏坑出土的杜岭一号方鼎(复制品)、郑州商城遗址发掘出土的原始瓷尊、望京楼遗址发现的铜钺等精品文物都是令我颇感兴趣的文物。

郑州商城遗址内曾经出土了二尊“杜岭方鼎”稍大的一件通高100厘米,重达86.4公斤,被命名为“杜岭一号”,稍小的则被命名为“杜岭二号”这二尊杜岭方鼎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商代早期青铜重器,比殷墟出土的后母戊鼎还要早约300年。

杜岭一号方鼎又名兽面纹铜方鼎,通高100厘米,口长62.5厘米,口宽61厘米,重84.6千克立耳,口近长方形,腹部呈方斗形,壁微斜,平底,下承四柱足,中空纹饰以兽面纹和乳钉纹为主此方鼎是迄今发现的商代早期最大的青铜器。

我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过杜岭一号方鼎原物;在河南博物院也参观了杜岭二号,所以对馆内的复制品倒是没有什么排斥------文物只要保存完好,放在国内的哪一个博物馆展出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

这件兽面纹青铜钺长约17厘米,宽15厘米,身饰兽面纹,双耳突起,镂空的大口中有两枚粗壮的兽牙上下交错,体现出商代铜钺繁缛狞厉的造型、在气势上充满恫吓威慑的特点铜钺的发现不仅直观印证了商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传统,也为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王者之都”这一论点提供了考古学意义上的有力证据,堪称珍品。

这件青釉瓷尊同前面介绍的郑州博物馆新馆馆藏的那件青瓷尊属于同一遗址出土的同类文物,只不过这一件为“小号”而已此青瓷尊通高14.4厘米,口径19.8厘米敞口、折肩,肩腹饰有排列密集而规整的斜行小方格纹胎骨坚硬致密,表面施釉。

它与后代的瓷器相比,虽带有不少原始色彩,但已基本具备了一般瓷器的特征此 “原始瓷器”的出土,将我国烧制瓷器的时间提前了1000多年,极大地开阔了陶瓷学术研究的视野

这件“亳”字陶文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其上的文字近年来,高科技考古手段的运用已经测定出郑州商城始建年代为公元前1600年左右综合越来越多的考古实物和文献记载做出的结论就是,郑州商城就是商代‘亳都’郑州商城遗址 “亳”字陶文的出土,为亳都的确认提供了确切的证据,这独一无二的字陶文对郑州二里岗文化和商城遗址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堪称国宝。

从博物馆出来还有一段时间,看了商城遗址公园里的旅游图,发现昨天去过未能进入的文庙、今天计划游览的城隍庙就在遗址附近,便一路寻去。

郑州文庙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曾经是全国仅次于曲阜孔庙的第二古老的文庙,就在市中心的繁华闹市区元代初期的郑州文庙占地37亩,由前院、中院和后院组成前院有棂星门、泮池、戟门,曾是郑州历史最久、占地最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只是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将文庙的建筑毁废殆尽,以后虽又修复,规模已远不如前,仅存大成殿和戟门两座古建筑及几间小厢房现在的200余间殿宇廊亭和大门口东中西三个方向的过街牌坊都是后来新修的

整座郑州文庙坐北朝南从大成门进入就可以看见尊经阁这是一座典型的重檐歇山顶式建筑,相当于中国各地寺庙中的藏经阁,目前还没有对游人开放尊经阁前面的东厢房陈列有历代建筑石雕构件其中的圣旨碑碑头、碑额的纹饰十分精美,雕刻的技法非常娴熟,都是古代石雕艺术的精品。

穿过廊亭就来到了文庙的大殿------大成殿坐北朝南的大成殿为古代“歇山式”建筑,其殿顶构造复杂,工艺精湛,堪称一绝大殿的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殿脊两端各有2米高的龙头形构件,称为“吻”,其意龙司降雨,是防火的标志。

脊正中高耸一双层楼阁建筑构件,上塑麒麟、大象等祥瑞饰物脊面上塑有“二龙戏珠”、“蜘蛛盘丝”、“凤凰牡丹”等吉祥图案大的东、西侧面两山的“博风”上有精美考究的玉皇大帝、如来说法、八仙过海、戏曲人物等图案殿檐下是令人眼花缭乱“五踩重昂斗拱”,其结构复杂,彩绘繁缛,显示出古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

据说殿宇内梁架椽檩上的木雕、彩绘更是构思精妙,有青山野鹿、天马行空、凤鸟栖林、蛟龙升腾等图案,将殿堂内装点得华美富丽,让人叹为观止,只是大成殿并没有对外开放,只能在外面“望屋兴叹”了一番,算作到此一游了。

郑州城隍庙全称是“郑州城隍灵佑侯庙”,就在职工路(原名城隍庙街)北端整座寺庙坐北朝南,建于明代初年,东西宽30米,南北长130米,面积大约4000平方米,在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其后屡有修葺现存大门、仪门(过庭)、戏楼、大殿、拜厦和后寝宫等,是郑州市区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

大门面阔3间,进深2间,悬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顶,檐下施三昂七踩斗拱,三幅云昂嘴,耍头呈象鼻状斗拱后尾均平插垂莲柱,垂莲柱上金枋相连,柱上端直承上金檩明间前后立4根石柱,周围用木柱,中间为木制通柱,平面均呈小八角形。

实榻大门3合,分别装在通柱上门前砌6级扇面形垂带式踏跺,左右立1对石狮子

过庭距大门10余米,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式建筑。灰筒瓦顶,正脊两端置大吻,中部饰二龙戏珠和宝瓶,下有浮雕人物,中置神像,两侧各有1对追逐相斗的骑士,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戏楼,又称乐楼与过庭相距咫尺,为一歇山式高台双层楼阁,高约12米,面阔3间,进深2间主楼居中,左右两侧檐下配以上下错落、翼角重叠的歇山式边楼主楼前后有抱厦,前抱厦为2根平面呈小八角形石柱支撑,石柱上镌刻楹联为“传出幽明报应彰天道,演来生死轮回醒世人;”后抱厦为垂花门式。

全楼共有19条屋脊纵横斜插,置大吻脊兽,上覆蓝绿色琉璃脊饰正脊浮雕游龙数条,间有凤凰飞舞,荷花、狮子左右陪衬,富丽生动整体建筑小巧玲珑,造型别致,堪称郑州之最

戏楼北20余米为单檐歇山绿色琉璃瓦顶的大殿,其面阔3间,进深3间,殿脊饰有黄绿色琉璃,正脊两端置有大吻,脊上饰龙、凤、牡丹,脊中竖狮子宝瓶,两侧饰小宝瓶垂脊、戗脊均饰有花卉、卷草等图案和狮子等脊兽檐下施五角形昂嘴的垂昂五踩斗拱。

前檐明间施有两攒溜金斗拱,角科用把臂厢拱殿内为交替错落的九檩前后廊式柱梁结构,其横梁纵檩,立柱斜椽,排列有序殿前、后明间均有4扇六抹槅扇,殿前次间装修有正搭斜交凌花式槛窗檐下垫拱板上还绘有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彩画。

殿前砌有月台

进入大殿,两侧可见雕刻的龙、凤、牡丹;殿上刻有“八仙过海”及苍松翠柏、人物鸟兽,构图和谐精致大殿正中陈设有高大的城隍塑像,四周的墙壁上有各时代构图严谨、绘制精细的城隍传奇故事壁画大殿后20米还有一处由拜厦和寝殿组成的寝宫。

中有地沟相隔寝殿面阔5间,进深3间,悬山式建筑;殿前的拜厦,面阔5间,进深4架椽,卷棚顶屋面均覆以绿色琉璃瓦,脊饰则用黄绿花色琉璃因为还要赶下午的高铁,这里只好“走马观花”了一番便“火速”离开了

走出大门的时候听一位当地大叔说,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这城隍庙都会举办庙会活动,届时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品、风味小吃都将在此“汇聚一堂”,前来赶庙会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场面热闹非凡但是现在是秋天,自然看不到庙会的影子,很是遗憾。

心里便想着下次再来郑州一定在庙会期间来,这样就能够体会一下这郑州庙会的风味出了城隍庙看看手机,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找到一家焖饼店大吃了一顿,就赶回酒店收拾行李坐上了一号线往体育中心站方向的地铁。

当时正是上班高峰,我在地铁上几乎没有立锥之地座位上的一对情侣见我大包小包地裹挟在人流中,连忙起身示意我坐下,真的是“雪中送炭”人民路站、紫荆山站、燕庄站、民航路站、会展中心站…地铁在黑暗的隧道里疾驰,周围都是拥挤的客流。

每到一站都有众多年轻的男孩、女孩脚步匆匆地进进出出他们几乎就是这地铁“洪流”的主力我知道,这些都是来自各地的“郑飘”,是这座城市的新鲜血液他们为了理想和未来在这里打拼,同这“火车轮上的中原古都”共同成长,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

黄河南路站、农业南路站、东风南路站……我在隆隆的车声中回想起在这里的5个日夜:高楼林立的郑东新区,河南博物院的莲鹤方壶,黄河风景区东流的黄河,身手矫健的少林武僧,古色古香的轩辕庙,大剧院舞台上穆桂英激昂铿锵的唱腔,康百万庄园精雕细琢的门枕石,市井气味弥漫的健康路夜市,沧桑绵延的商都土城墙,五彩灯火映照下的二七纪念塔…从商城遗址的断壁残垣到高楼林立的郑东新区,从空旷荒凉的常西湖新区西四环一带到人声鼎沸、烟火升腾的老城区…这种跨越千年的不加修饰的坦荡、真实的城市体验,使我渐渐地爱上了这座火车轮上的中原古都。

“郑州火车东站到了,前往5号线的乘客可在本站换乘…..”背起行囊汇入涌向火车站的人流,我不禁在心里说:郑州,希望你每年每月,都有日新月异的景象,来年花开,我会再来。

咨询热线
QQ交谈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