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铝单板网站建设制作(东北化工企业逃税400亿元)东北化工厂,
- 发布时间:2024-09-05
- 发布者: 铝浩建材
- 来源: www.torrinet.com
- 阅读量:385
作 者新材料产业研究中心2024年7月5日,赛迪顾问发布《2024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东北地区三省共8家化工园区上榜,其中辽宁省上榜6家,遥遥领先于黑龙江和吉林,后两省各占据1家。
石油化工产业是关乎国民生活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行业,承担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石油化工产业作为东北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备的发展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盘锦、大连、大庆等城市石化产业基础雄厚,形成了显著的化工产业集聚效应,以化工园区为载体的化工产业发展正朝着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和规范化快速发展。
1盘锦“油”转“化”助力4200亿元盘锦市石化产业兴盛于辽河油田,连续38年保持油气千万吨规模稳产,源源不断为盘锦市提供石化发展“原动力”盘锦市坐拥辽东湾新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园、石化循环经济园区等7家省级认定化工园区,总体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有上榜综合竞争力百强3家,最低排名全国第60,说明盘锦化工园区“多”且“精”,石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盘锦集聚了规模以上石化及精细化工企业106家,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385.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的68.5%,占辽宁省石化行业比重22%以石油产业为基本盘,向下延伸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两大高附加值产业链条,依托化工园区形成了石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体系。
盘锦辽东湾新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锦辽东湾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盘锦市发展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的重要载体,构建了乙烯、丙烯、碳四、芳烃四大产业链作为盘锦市打造的核心化工园区,承担着推动当地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重任,在《2024年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中排名13,东北地区名列第1。
园区汇聚了多家央国企和知名外资企业以及大型民企,共同构成了园区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的集聚发展格局,为园区的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园和盘锦石化循环经济园区是另两家上榜的化工园区,分别位列《2024年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单第58和第60,是东北地区第七和第八名。
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园着力打造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链条,构筑国内沥青、润滑油生产基地,助力盘锦石化产业高端化转型升级,加速融入盘锦石化产业发展大局作为一座以石化为主导的工业城市,盘锦经历了由“油”转“化”的40年发展历程,“六大板块”17条精细化工产业链持续延伸,石化产业精细化率达到35%,目标是到2025年实施亿元以上石化及精细化工项目100个以上,全市规模以上石化及精细化工企业140家以上,完成营业收入4200亿元,省级创新平台精细化率达到50%。
随着年产建设1500吨的聚芳醚酮新材料生产项目开工建设,盘锦将加快石化及精细化工资源整合、产业升级进程,推动高端石化产品国际化,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将成为盘锦产业转型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油而生的盘锦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大跨步朝全国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目标迈进,助力辽宁打造万亿石化产业集群。
2石化产业稳增长,大连锁定5000亿元目标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炼化基地和化工产业基地之一,大连共有4家省级认定化工园区,其中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和大连大孤山化工园区上榜《2024年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第23和36位,双双挤进前50,石化产业持续稳定增长,势头迅猛。
大连依托四个省级化工园区形成了长兴岛(西中岛)、松木岛、大孤山三大石化产业集群全市石化产业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在产能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了产能与效益的双提升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作为我国重点规划建设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以石油化工为基础,形成以恒力石化、逸盛大化等为代表的石化产业集群,通过突出炼化一体优势,贯通烯烃、芳烃等高端化工上下游产业链,以此目标打造成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作为大连重要的精细化工和海洋化工产业园区,围绕催化新材料、医药中间体、半导体新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已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与长兴岛石化基地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是精细化工企业在北方地区产业布局的重要承接地。
2009年,园区纳入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重点发展和支持区域,2020年获批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2022年入选东北三省唯一试点的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强化推进园区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建设。
大孤山化工园区2022年石油化工企业总产值为905.6亿元,与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并列为金普新区两大石化产业承载地,已成为集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以及原油码头、储备、油品贸易为一体的综合型产业集中区。
大连石油化工产业已形成了涵盖炼油、化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石化企业2023年,大连市石化产业完成工业产值4576.5亿元,位居国内城市前三,原油加工能力达到5270万吨/年,在国内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石化产业涵盖炼油、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橡胶多个细分领域,PX产能590万吨/年、PTA产能1770万吨/年,均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形成涵盖原油加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学品等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产业体系。
2024年以来,多个百亿级石化项目落地开工,表明大连要将石化产业带向一个新高度的力度和决心,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将作为核心和先头兵,不断开辟新领域新项目,成为产业集聚“聚宝盆”3产业转型,构建大庆化工新特色。
以“油”闻名的大庆,自油田发现至今已经历65年时光,见证了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从最初的石油开采到形成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链再到如今的多产业融合发展,大庆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石化”产业道路大庆依靠高新区内林源、兴华、宏伟和杜尔伯特经开区四个省级认定的化工园区,打造本地特色的石油化工产业发展集群,其中林源化工园区上榜《2024年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第51,更是黑龙江省的“独苗”。
林源园区所在的大庆高新区贯彻“油头化尾”战略,形成“一区三园”发展格局,依托油田资源和产业基础,着力构建“石油化工+汽车+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集群,高新区承接了大庆石油化工产业的多数项目,以此便可窥见大庆石油化工产业发展。
作为油上城市,不只是会“靠油吃油”,面对资源枯竭和市场压力,深谙转型发展重要性,加快多元化发展步伐2024年1季度,大庆围绕石油化工布局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引进千万以上项目38个,亿元以上项目29个,项目签约金额超300亿元。
以产业转型为宗旨、招商引资为手段、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大庆发展新特色,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产业格局转型发展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保持“油气”底色不褪,在保持石油主业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石化产业的再突破,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
2024年大庆《政府工作报告》安排的重点转好十个方面工作,其中第一个便是“聚力科技创新,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这就要求继续紧握“创新引擎”,因地制宜统筹科技成果,为实现大庆转型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目前大庆工业产业已不再是单一的油气开采,而是形成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汽车+新能源+互联网”多元化发展的产业结构,“油”终有尽头,发展永无止境,大庆已从资源型城市逐渐转变为多产业协同融合的特色发展城市。
4聚力化工,吉林争先新高地化工是吉林市的支柱产业,开始于1953年设计的吉林氮肥厂、吉林染料厂和吉林电石厂,这也是著名的“吉林三大化”,经过多年发展吉林已成为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并行的化工产业聚集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2024年一季度,吉林市GDP为390.04亿元,增长7.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7%,增速位列全省地市前列,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产值保持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吉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力量吉林市目前有龙潭经开区化工产业园(区中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片区、四平新型工业化经济开发区生态化工园区和磐石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4个省级认定化工园区,另有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共同构成了吉林市化工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多极格局。
其中龙潭经开区化工产业园(区中园)上榜《2024年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第34围绕化工产业的多家化工企业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进行产品升级和产线改造,助力吉林市打造“一中心四基地”产业格局,推动吉林市石化产业有“炼油向化工、化工向材料、材料向高端”转型。
在化工发展过程中,吉林市石油化工企业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年产120万吨乙烯装置采用先进技术,每年可生产聚合级乙烯120万吨、聚合级丙烯58.7万吨,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吉林市围绕化工产业进行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向下游产业链辐射,精细化工将成为主战场,未来三年,吉林市计划提升精细化工比重至55%,化工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纤维是化工材料新的增长点,依托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当地龙头企业,吉林市已初步形成中国最完整的碳纤维全产业链条,通过加强碳纤维等新材料与下游新能源、风机装备、风电叶片、汽车、航空航天、体育器材、冰雪装备等多领域的协同,开辟吉林“化工融合”发展新赛道。
随着全球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的持续复苏和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吉林市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将依托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开发与新领域的应用,再次抢占化工发展新高地化工产业正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随着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的深入推进,将重塑东北工业重地版图,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化工产业将持续成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之一,引领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针对东北地区化工产业的转型发展,从高端化、数字化和绿色化三个方面提出建议:(1)因地制宜向“新”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化工产业集群,聚焦高端化学品、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产品附加值;
(2)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生产过程,构建数字化管理和监控平台,集成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多环节链条,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打造“智慧园区”及化工产业数字化生态,提升化工产业竞争力;
(3)严格践行“双碳”政策,加强化工产业过程绿色低碳控制,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及生产技术,提升再生材料的合理化利用,促进化工与其他行业的耦合发展,实现绿色生产,推动化工园区绿色化改造,优化园区布局,降低园区安全风险,实现化工园区及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